发布时间:2025-01-13 15:09:18 作者:圣运律师
土地征收 法律规定最新版全文,征收土地公告办法全文,征用土地公告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征用土地公告工作,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经济建设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征用土地公告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征用土地公告工作,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经济建设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征用土地公告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应当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村、组内以书面形式公告。其中,征用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进行公告。
第四条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收到征用土地方案批准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征用土地公告,该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第五条征用土地公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征地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和批准用途;
(二)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位置、地类和面积;
(三)征地补偿标准和农业人员安置途径;
(四)办理征地补偿登记的期限、地点。
第六条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应当在征用土地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指定地点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
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未如期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的,其补偿内容以有关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调查结果为准。
第七条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在征用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内以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为单位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
第八条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本集体经济组织被征用土地的位置、地类、面积,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种类、数量,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数量;
(二)土地补偿费的标准、数额、支付对象和支付方式;
(三)安置补助费的标准、数额、支付对象和支付方式;
(四)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和支付方式;
(五)农业人员的具体安置途径;
(六)其他有关征地补偿、安置的具体措施。
第九条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见的或者要求举行听证会的,应当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
第十条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研究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不同意见。对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举行听证会。确需修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进行修改。
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时,应当附具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的意见及采纳情况,举行听证会的,还应当附具听证笔录。
第十一条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经批准后,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将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拨付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后,有权要求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一定时限内提供支付清单。
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有权督促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收支状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予以公布,以便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查询和监督。
第十三条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受理对征用土地公告内容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内容的查询或者实施中问题的举报,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四条未依法进行征用土地公告的,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依法要求公告,有权拒绝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
未依法进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的,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依法要求公告,有权拒绝办理征地补偿、安置手续。
第十五条因未按照依法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进行补偿、安置引发争议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裁决。
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用土地方案的实施。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征收土地公告办法》被废止,新修正的《土地管理法》已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新法在土地征收程序方面作出了重大的完善和调整,规定地方政府在申请土地征收前应当完成现状调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告、听证、登记、签订补偿协议等程序,因此,原《征收土地公告办法》所规定的“两公告一登记”的主要制度等内容已不再适用,需要及时废止。据此可知,废止《征收土地公告办法》主要是为了给农村征地程序的调整扫清障碍。“两公告一登记”及相应的提出意见、要求听证等救济权利在新《土地管理法》施行后整个征地程序中的位置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未来,在农村征地中,征地依法获批后农民朋友或将不再能够见到“征收土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这“两公告”,而“一登记”的位置也已经被新法第47条调整至批前完成。根据这一最新动作及自然资源部的上述简短政策解读,2020年农村征地程序或将采取如下框架设定,其特征在于大量学习借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经验:1. 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此步骤显然借鉴于《条例》的规定,首次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这一程序引入到农村征地之中)2. 拟征地公告;(对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等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至少30日,部分取代原“两公告”程序的目的)3. 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4. 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组织召开听证会,并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原《征收土地公告办法》中的提出意见、要求听证环节被这两步取代)5. 征地补偿登记;(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不动产权属证明材料办理补偿登记,取代此前批后的“一登记”环节)6. 预签征地补偿安置协议;(借鉴旧城区改建类征收项目中的“预签约”模式,在征地依法获批前组织被征地农民预签附生效条件的补偿安置协议,征地项目获批后协议即生效,反之则暂不生效;不同意征收的村民此时可选择暂不签约)在这一环节进行期间,对农村宅基地上房屋、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要依法进行价值评估,有争议的要保障被征地农民申请复核、专家委员会鉴定的权利。7. 依法组卷报批,向省级政府或者国务院申请征收土地;8. 省级政府或者国务院依法作出征地批复;9.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告征地批复,并发布“征收土地的决定”,同时公布完整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根据590号令和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的相关文章,县政府的“征地决定”或具有可诉性,被征地农民若不服可向法院起诉寻求救济)10. 对已经签约的村集体、农户落实补偿款或者安置房,对尚未签约的根据此前进行的实地测量、评估等材料作出“征地补偿安置决定”(根据590号令和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的相关文章,“补偿决定”具有可诉性);11. 对在“补偿决定”规定期限内拒不交出土地、搬离房屋又不提起复议或者诉讼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是否仍需由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作出“责令交出土地决定”要看《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修改情况,但从590号令的经验上看,补偿决定本身即可规定“责令交地”的义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一、征地公告期限为多长时间1、征地公告期限至少为三十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拟申请征收土地的,应当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将征收事宜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予以公告。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拟申请征收土地的,应当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将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等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至少三十日,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召开听证会,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不动产权属证明材料办理补偿登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测算并落实有关费用,保证足额到位,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就补偿、安置等签订协议;个别确实难以达成协议的,应当在申请征收土地时如实说明。相关前期工作完成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请征收土地。二、征地公告的内容有哪些征地公告的内容有以下:1、征地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和批准用途;2、被征用土地的所有人、位置、地类和面积;3、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途径、社保情况;4、办理征地补偿登记的期限和地点。
法律分析: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土地征公告应该包括征地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和批准用途;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位置、地类和面积等内容。
法律依据:《征收土地公告办法》
第四条 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收到征收土地方案批准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征收土地公告,该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第五条 征收土地公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征地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和批准用途;
(二)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位置、地类和面积;
(三)征地补偿标准和农业人员安置途径;
(四)办理征地补偿登记的期限、地点。
征收土地公告的发布意味着正式的征征地公告期限为45天。 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征地和征收有什么区别,在征收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内以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为单位拟订。被征地人要求举行听证会的,应当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一、拆迁需要的流程有:1.入户调查评估2.内业计算3.制定拆迁实施方案4.申请拆迁许可证5.发布拆迁公告6.出具正式评估报告7.送达拆迁评估报告等二、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的签订需要注意:1.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应注意拆迁当事人及基本情况。(拆迁人必须是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单位)2.拆除房屋的有关情况。(包括座落地点、结构、楼层、面积、质量、间数以及附属设施等)。3.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应注意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补偿时间。4.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应注意房屋估价。5.拆迁安置办法。6.搬迁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停业补偿费的支付。7.搬迁期限和过渡期限。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条 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国务院批准:(一)永久基本农田;(二)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三)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 征收前款规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第四十七条 第一款 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
●土地征收 法律规定最新版全文解读
●土地征收 法律规定最新版全文内容
●土地征收相关法律规定
●土地征收的法律规定
●土地征收法律程序
●土地征收 法律法规
●土地征收 办法
●土地征收和管理办法
●土地征收征用条例
●土地征收法定程序
●征收土地公告办法全文2010
●征收土地公告办法全文2010
●征收土地公告办法全文解读
●征收土地公告办法全文下载
●征收土地 公告
●征收土地公告管理办法
●征收土地公告模版
●土地征收公告内容
●征收土地公告是什么意思
●征收土地公告办法是否有效
●土地征收管理法最新版,土地使用税征收标准2022: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与补偿标准最新版,国家征收土地补偿标准2021: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新规解读文件最新版,国家征用土地赔偿标准: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 法律法规最新版全文,征收土地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细则最新版是哪一年的,土地法是哪一年实施的: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征用条例全文最新版本,2023年农村土地征收新政策: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征用条例最新版本全文,土地使用税征收标准: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管理法最新版,土地使用税征收标准2022: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法律条文解读最新版本,土地征收办法 -法律知识: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商铺拆迁评估标准规范最新版,商铺拆迁是一赔三吗:今日拆迁评估法律知识更新
●安徽土地征收标准文件最新版,安徽省征地补偿标准文件: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 条例最新版修订内容,2023年农村土地征收新政策: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山西省土地征收程序规定最新版,征收土地程序?: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补偿新政策解读最新版,两会土地征地补偿的政策解读是什么: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拆迁评估法律法规最新版全文,拆迁评估法律规定:今日拆迁评估法律知识更新
●土地征收流程法律法规最新版,土地征收法律规定: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管理办法解读最新版本,土地管理法关于征收的规定: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土地征收第四十七条规定最新版,土地法第46条征收土地: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拆迁评估费用标准最新版,拆迁评估公司如何收费的:今日拆迁评估法律知识更新
●土地征收相关法律法规最新版,征收土地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今日土地征收更新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土地征收 法律规定最新版全文内容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谈昭瑞
内容审核:苗佳律师